讀懂陶淵明
不記得第一次聽到陶淵明的名字是什么時候了,只記得那次知道他是一個詩人,一個田園詩人。
曾經我覺得自己讀懂了陶淵明,但是總覺得他是不盡人意的。別人自備美酒要你共飲,但是他完全不顧旁人的感受,自己喝美了,就對別人說,“我走了,你自便”。好一個任性的陶淵明,你可以不在乎名,不在乎利,但多多少少要在乎別人的感受。我以為我讀懂了陶淵明,那時我六歲。
再次覺得我讀懂陶淵明,我覺得他是一個孤獨的無能者。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,或者有八卦,陶公能有如此悠然之心,我想一定是一個人安靜的采著菊;他一次次的入仕,一次次的辭職,我曾多次問自己,為什么他不能適應一下?我以為我讀懂了陶淵明,那時我九歲。
最近在讀《桃花源記》,突然覺得他有如此的政治覺悟,這里有質樸的民風,有可愛的農人,有井然有序的生活,也有美麗的風景。很多人都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的社會,但陶淵明希望有這樣的世外桃源,但是他也清楚的認識到這是很難實現的,于是,他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夢,一個對政治無欲無求,對生活孜孜不倦的美麗夢境。
陶淵明,我想我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讀懂他,讀懂他的直爽率真,讀懂他的本性難移,讀懂他的熱愛生活。